泳池水質(國標GB9667-1996 行業標準CJ244-2007)
序號 | 項目 | 國標GB9667-1996 | 行業標準CJ244-2007 |
1 | 水溫 | 22--26 | 20---30 |
| PH | 6.5—8.5 | 7.0—7.8 |
| 渾濁度 | ≤5NTN | ≤1NTN |
| 尿素 | ≤3.5ml/L | ≤3.5ml/L |
| 游離性余氯 | ≤0.3-0.5mg/L | ≤0.2-1.0mg/L |
| 細菌總數 | ≤1000個/L | ≤1000CFU/L |
| 大腸桿菌 | ≤18個/L | 每100ml不得檢出 |
| 有毒物質 | TJ36--39 | |
| 化合性余氯 | | ≤0.4mg/L |
| 臭氧 | | ≤0.2mg/L |
| 溶解性總固體TDS | | ≤原水TDS+1500mg/L |
| 氧化還原電位ORP | | ≥650mv |
| 氰尿酸 | | ≤150mg/L |
| 三氯甲烷THM | | ≤200µg/L |
? 渾濁度NTU: 由于水中含有懸浮及膠體狀態地微粒,使得原來無色透明地水產生渾濁現象,其渾濁地程度稱為渾濁度。渾濁度地單位是用"度"來表示地,就是相當于1L水中含有1mg.地SiO2(或是非曲直mg白陶土、硅藻土)時,所產生地渾濁程度為1度.
? PH: pH值有時也稱氫離子指數,由于氫離子濃度的數值往往很小,在應用上很不方便,所以就用pH值這一概念來作為水溶液酸性、堿性的判斷指標。而且,氫離子活度的負對數值能夠表示出酸性、堿性的變化幅度的數量級的大小,這樣應用起來就十分方便,并由此得到(在25℃下):
中性水溶液,pH=7
酸性水溶液,c(H?)>c(OH?),pH<7,pH值越小,表示酸性越強;
堿性水溶液,c(H?)<c(OH?),pH>7,pH值越大,
? 尿素:這是我國游泳池水質標準中一個特有的指標。池水中的尿素主要來自人體的汗液、分泌物和排泄物。而尿中的尿素含量居多。尿素是表明池水受人體污染程度的一項重要指標。
? 細菌總數:細菌總數是指1mL的水樣,在營養瓊脂培養基中,于36℃±1℃的恒溫箱內經48h培養后,所生成的細菌總數。細菌總數越少,表明水質越好。
? 大腸桿菌:大腸桿菌群存在人得腸道內,如果池水中存在的數量較多時,這就意味著池水已經受到人的糞便的污染,說明池水已被腸道病菌污染或有這種可能性,反映了系統運行中消毒或反洗不夠,過濾器內可能有細菌繁殖。
? 游離性余氯:游離性余氯是指在池水中以次氯酸根形態狀態的氯消毒劑濃度。規定它的目的是用來保持池水的持續殺菌作用,以抑制水中殘存的細菌再次繁殖,防止交叉感染和應付游泳負荷突然增加對池水水質帶來不利影響。也可以作為池水受到再污染的指示性信號。
在滿足細菌總數和總大腸桿菌群的指標條件下,游離性余氯應盡量 保持在最低限度。根據資料介紹,0.2mg/ml游離性余氯即可瞬時殺死大腸桿菌。
? 化合性余氯:化合形余氯是指池水中以氯胺等化合狀態存在的氯消毒劑濃度。它是氯與水中污染物發生反應生成的,其結果使氯的消毒殺菌能力降低。游泳池水中由游泳者帶入的汗液、尿液等中的尿素分解不斷存在池水中,分解出氯與氨的反應產物就是氯胺。這就是標準中的化合性余氯。
臭氧:臭氧是非常強的氧化劑和消毒劑,用O3表示。在正常溫度下是一種有毒氣體,比重比空氣大
? 水溫:水溫是指游泳池池水溫度。池水溫度過低,人會有冷的感覺,容易出現肌肉痙攣,引起心臟疾患。水溫過高,如果高于30℃則會加快游泳者的汗液和脂肪的分泌,會使水污染加快。使室內氣溫和濕度隨之增高,氯胺等有害氣體不易揮發,環境質量變差。
舒適的游泳水溫應為23~30℃范圍內,不同的游泳池其他水溫度是不同的
? 溶解性總固體(TDS)
1.溶解性總固體是指導池水是否需要稀釋或更新的指標。
2.溶解性總固體是指溶解在池水中的所有無機物、金屬、鹽及有機物的總和。但其中不包括懸浮在水中的物質。消毒劑及其他化學藥品的使用都會使溶解性總固體增加。
3.溶解性總固體過多對池體的影響:池水會變渾濁、氯失效、會使池水變色、過濾周期縮短、池水產生異味。
4.溶解性總固體過少對池體的影響:降低過濾效果、使池水呈現輕微的綠色。
5.該項目在新的游泳池水質標準中屬于非常規檢驗項目
? 氧化還原電位(ORP)
氧化還原電位是指借助電極測量的電化學電壓,指出被監測也體內氧化勢與還原勢之比大小,是表示消毒劑殺死細菌能力的指標。他已成為國際水質標準的指標。ORP的測量消毒劑氧化能力的強弱,而不是測量消毒劑含量
? 氰尿酸:氰尿酸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它在水中分解成氰尿酸和氯,其中氰尿酸是穩定劑。氰尿酸在池水中會不斷積累,它的剩余量太少的話會很快被陽光破壞;如它的剩余量太高有可能減少氯的效果,則會增加菌群,滋生藻類。所以,使用這兩種消毒劑時,必須對氰尿酸進行監測和控制。
? 三鹵甲烷:是由于池水采用氯制品消毒劑時而出現池水和水面上空空氣中的副產物。它是具有致病、致畸和致癌的潛在物質,有用的人們會通過皮膚及口腔吸入體內。為了防止濫用氯制品消毒劑,保護游泳者健康,新的游泳池水質標準中這一指標是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和日本規定制定的。